瀏覽分類

綠色議題

賣回收有錢賺?資源回收基金哪裡來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具有回收標誌的物品,民眾也已習慣將回收物投入資源回收桶,而根據環保署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資源回收率達49.46%,與2015年的45.92%相比持續創新高。資源回收已成為全民運動,各社區、學校或民間團體積極蒐集分類廢棄物,並將之變賣成金錢提供相關組織進行資源再利用。而到底台灣的資源回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成為現在具有經濟規模的產業體系呢?
閱讀更多...

紙容器 善於偽裝的紙張異類

隨著台灣外食族群增加,紙餐具、紙杯也因為其方便使用、用完即丟的特性,使得製造量和消費量不斷攀升,然而這些標示著環保標章的紙容器,卻不見得一定環保。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近年來紙容器的年用量將近80億個,然而回收量只有8億個左右,大約只佔了一成。而紙容器回收率會如此低,也在在說明了回收體系出現問題,但是是民眾分類不確實?又或者是政策使然呢?
閱讀更多...

造紙廠 悉心雕琢的樸實工匠

再生的觀念在國內已存在許久,但直到現在再生紙仍無法普及,賣相不佳可說是它的一大致命傷。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再生衛生紙,由於衛生紙最常貼近肌膚,因此民眾對於它到底衛不衛生自然也會抱持著較多的疑慮,且多半認為它好像不夠潔白,觸感沒有像一般衛生紙般柔順,摸起來還有一種粗糙的感覺。 然而再生紙製品的外表和觸感,真的會影響產品本身以及使用上的衛生安全嗎?不僅如此,也有些民眾會懷疑再生紙是否真的對環境友善,如果還要經過很多道程序重新處理,那麼還有辦法減少耗能、降低成本嗎?
閱讀更多...

造紙業 歷經年華的柔韌精神

無論是什麼產業都會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的發展過程,產業趨勢也會隨著時間推進而有不同的變化,毫無疑問的造紙業同樣也有如此的循環。目前台灣造紙業已逐漸邁入成熟期,從上游的製漿廠、中游的造紙廠到下游的消費端,整個產業體系已實行數十年。但這一路走來,台灣造紙業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呢?而現在是否正面臨什麼挑戰,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閱讀更多...

問卷大解密 再生紙知多少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紙類再生的價值也逐漸受國人重視,《再生,在身》團隊針對18~35歲網路社群使用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超過九成填答者表示願意為了保護環境使用再生紙,但仍有許多人其實對於再生紙的來源與產品不甚了解。
閱讀更多...

垃圾與人:那些我們不要的東西,是怎麼消失的?

你有想過一座現代化都市每天被丟棄的垃圾是怎麼被處理的嗎?消耗品、廚餘、回收物、大型垃圾⋯⋯各種人們丟掉不要的廢棄物,全都必須經過清潔隊員的雙手才能乖乖地「消失」,遠離人們理想的整潔生活,不再出現。 人類學家羅頻・奈格爾從2006年開始投入紐約清潔隊的研究計畫,並報考成為正式的清潔隊員,她不只單純訪查,更直接面對真槍實彈的垃圾處理工作,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度的見解,記錄下垃圾從人們眼中消失之後,漫長而真實的隱藏畫面。
閱讀更多...

真有那麼毒?!正確認識塑化劑

文/大豐環保資源循環研發處 2011年,塑化劑風暴席捲全台,從一開始的、運動飲料、果汁、膠粉錠狀類、手搖珍奶等食品,吹向各食品業,越來越多食品可能受到污染,引起各界恐慌。而歷年來,有關塑毒的報導更是層出不窮,生活用品中常見的保鮮膜、手搖飲料杯、塑膠袋等各式常跟食品接觸的塑膠製品也都被指控會釋出塑化劑,再加上新聞媒體的渲染下,塑化劑儼然變成了高毒性物質,而在塑膠製品充斥的生活環境下,我們究竟要用什麼正確的觀念看待這些為我們帶來方便性的塑膠產品呢? …
閱讀更多...

工業的「新陳代謝」?!好的設計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

「工業養分」指的是能夠返回到工業循環,返回到工業代謝中的材料或產品。只要把這些工業養分與生物養分隔開來,予以升級回收而不只是回收,便能維持它們在封閉式工業循環中的高品質。舉例來說,堅固的電腦塑膠外殼可以繼續作為堅固的電腦塑膠外殼循環使用(或用作其他高品質產品,如汽車零件和醫學設備),而不是降級回收製成隔音板或花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