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童年的快樂柑仔店嗎?

1,188

「老闆草莓棒棒糖多少錢?」,老闆娘溫柔回道:「一支兩箍」,柑仔店詢問價格的聲音此起彼落柑仔店讓所有人初次認知到什麼是「錢」,「錢」又可以做什麼?如何將手中這十塊錢的快樂值最大化,是小時候最大的課題絕非難題。長大後重返柑仔店,回味當時被零食包圍的幸福,沒人會忘記第一次在柑仔店血拚的回憶。 

 

    說到台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有吃又有得玩的「柑仔店」,絕對佔有重要的地位。九零年代以前,在二十四小時連鎖超商還沒那麼普及時,比較熱鬧的街區巷口總有那麼一間柑仔店,外觀是鐵製的招牌,還有投幣式的卡通搖搖汽車,塑膠盒或玻璃罐裡擺放琳瑯滿目的零食與民生用品。在放學時會奔向的唯一目標,買香脆的科學麵、酸甜的蜜餞、爽口的汽水,還有啤酒籃裡,媽媽煮菜時經常會用到的米酒。在當時經濟與物資不是那麼充裕的年代,柑仔店不僅供應生活所需,也滿足我們的心靈。

 

    隨著時代進展,商品也推陳出新,不過其中仍有持續熱銷的零食點心,而這大部分的零食包裝都不能回收。還記得記憶中的柑仔店,那些愛吃的零食中,有哪些是可以回收?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嗎?現在就來回顧這些經典不敗的懷舊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