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容器最環保? 因地而異的課題

如果我非得使用一次性產品,請告訴我,我該選擇哪一個?

37,188

原文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陳文姿報導

超商裡的各式飲料琳瑯滿目,包裝容器也多彩繽紛,清透的玻璃瓶、鮮豔的鋁箔包與紙盒、容量大又運輸方便的寶特瓶,可加溫的鋁罐,各有各的優勢。即便是同一種飲料,例如牛奶,也有玻璃、塑膠、紙盒等不同材質的包裝。

哪種容器最環保,一次性餐具,回收,資源回收
超商提供多樣性的選擇中,是否有一種比較好的容器?攝影:陳文姿。

市售飲料的便利性與多樣性,實在讓人無法抵擋。在各式不同的材質中,是否存在最好的選擇,或是最糟、該被禁用的材質?

「如果我非得使用一次性產品,請告訴我,我該選擇哪一個?」是否存在一個答案?

哪種容器最環保,一次性餐具,回收,資源回收
哪種材質好呢?製圖:何沛怡。

 

鋁罐:回收最優等 但開採問題多 

該如何評判材質的優劣?鋁罐,是個值得玩味的範例。從材料的源頭思考,它是最糟的選擇,但從回收層面,卻是優等生。

環保人士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曾在「東西的故事」一書中,把鋁罐與PVC並列為人類世界兩大「蠢東西」,原因在鋁礦開採造成極大污染,熔煉過程高耗能,還會排放全氟碳化物。依雷納德的形容,就連外星人來到地球,也不信地球人會蠢到拿珍貴又耗能的金屬來裝飲料還隨手丟棄。

不過,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會李守謙組長表示,在台灣,鋁罐幾乎不會流落在外。官方數字上,鋁罐的回收率不是最高的,這是因為鋁的價格好,鋁罐通常在路邊就被個體回收業者(含拾荒者)撿走,並未回到政府的回收體系。所以,鋁罐的回收率就表面來看並不完美,真實回收率卻是最好的一類。

寶特瓶:回收高 但用量高仍是問題 

回收率與材質再利用的價值成正比,除了金屬材質外,另一類回收前段班的材質是寶特瓶、PP(聚丙烯)及PE(聚乙烯)。根據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簡稱回收基管會)推估,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6% (註1),寶特瓶再利用可抽絲、紡織。但如果要因此說寶特瓶是優等生,經常淨灘的團體應該會跳出來大加譴責,因為寶特瓶依舊是常見的哈沙灘廢棄物。

從回收重量推估,台灣寶特瓶每年使用量高達47億支,扣除回收量,等於每年1億8800萬支寶特瓶流落在外。被回收的寶特瓶可製成購物袋、衣服、毛毯等,亦即我們依舊需要投入大量原料,繼續生產製造寶特瓶,以支持民眾需求。

哪種容器最環保,一次性餐具,回收,資源回收
從個體回收業者回收的物品可以看到回收物真正的價值。攝影:陳文姿。

塑膠製品雖然可以被回收,但一旦未被回收或焚化,在自然中就是千年不化的垃圾,並且有碎化的問題。荒野保護協會2014年公布的海洋廢棄物中排行榜中,塑膠碎片就是榜首。

玻璃瓶:重量影響回收

另一個前段班的回收容器是玻璃瓶。台啤、米酒空瓶有2元的押瓶費,這些被清洗再回收使用的空瓶,才稱得上真正「回收再利用」,至於其他的玻璃瓶,卻只能做到「降級回收」,亦即被製成較低等、品質較差的其他物品。顏色分類好的空瓶可打碎再製,至於顏色混雜的,就只能打碎添加在混凝土等建材中。

絕大多數的玻璃瓶都沒有押瓶費,玻璃易破又重,拾荒者並不太喜歡,常被留在垃圾堆中,由清潔隊回收。不過,對離島來說,玻璃瓶的運輸令人頭痛,資源與垃圾的差別,往往因地域而有別。

紙容器:什麼,紙類在中段班?

依回收基管會所提供的資料,紙盒與鋁箔包的回收率大約在中段班。

「紙容器」的定義與直覺有很大的差異。消費者以為紙製的容器,就是紙容器,但實際上的「紙容器」為了裝飲料,內(外)層有PE塑膠薄膜或經浸蠟處理,並非是單一的「紙」。在回收基管會的定義中,有薄膜或浸臘的才叫「紙容器」,沒有淋膜的紙容器(如Pizza盒)是「紙」。

不同定義的容器進到不同的回收體系,「紙」交給一般紙漿廠回收,「紙容器」或是「鋁箔包」,因含有PE塑膠淋膜或是鋁箔,後端處理時還需要經過散漿及過濾,兩者回收價格也不同。

紙類真的環保嗎?從樹木種植、紙漿製造、到最後的回收階段,紙製品都需耗用大量水資源。不過,紙容器以看似可以在環境中自然分解的形象,仍然受到不少人喜愛。

保麗龍:回收有價卻穩居後段班

出乎一般大眾意料的,保麗龍回收是有價值的。保麗龍回收後可製成PS塑膠粒,進而製成文具、電器外殼、相框等製品。PS回收塑膠粒價格隨油價變動,2015年12月所詢問到的價格,一公斤約在26至33元。既然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不壞,為何回收率會偏低呢?

重量輕是保麗龍的優點,也是缺點。一台11噸大貨車載滿保麗龍也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不是量多又值好的A級貨,根本不划算。對拾荒者跟清潔隊而言,與其載送保麗龍,不如載其他更有價值的好東西,例如紙箱。

對此,國內齊輝環保科技公司正在研發可溶解保麗龍的有機溶劑,讓保麗龍不用載運到工廠,現場溶解減少95%以上的體積後,再運回工廠分離製成PS塑膠條。此法適用於較髒的B級與C級貨,韓國已經開始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區域回收的試驗性計畫。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燃燒保麗龍會產生戴奧辛,這並不全然正確。但無疑的,未回收的保麗龍是環境中的千年垃圾,而回收率低是保麗龍的致命傷。

複合材質  就在你我左右

多數的材料,都可以回收(含降級回收)再利用,但含兩種以上材質的複合材質,要先經過分解的過程,回收難度最高。

台南市自禁用保麗龍杯以來,為了達到傳統保麗龍的保冰效果,聰明的業者開始發展出新的複合材質,例如PP塑膠杯外層套PE發泡,或是內層紙杯外層作PE發泡等。這些複合材質的杯子有的可撕離,有的已融為一體,有的外觀如同一般紙杯,回收基管會坦承,這類容器回收不易。

哪種容器最環保,一次性餐具,回收,資源回收
複合材質杯與保麗龍杯。左起 (1)PP+外層套PE發泡 (2)PP發泡 (3)外層紙杯,內層PE發泡 (4)外層紙杯,中層微膠囊發泡球,內層PE膜 (5)保麗龍杯。攝影:陳文姿。

我們所使用的牛奶紙盒或是飲料鋁箔包等,其實都是含有塑膠的複合材質,並非單純的「紙」製品,但多數民眾卻沒有意識到這點。而查證廢棄物清理法對於回收標誌的規定,政府也未定義究竟含多少紙成分才能稱作「紙」容器。

最佳最劣材料總評比  回收只是補救

回到我們的問題:「如果我非得使用一次性產品,請告訴我,我該選擇哪一個?」

這篇文章雖然是以回收率從高到低分析不同材質,不過,高回收率並不是我們可以繼續使用一次性容器的藉口。在「降級回收」的狀況下,我們依舊是不斷在耗費地球資源。

另一個方法是從所謂的生命週期來分析,也就是一個材料從原料、製造、使用、到最後回收階段的耗用資源與環境影響來比較。但這樣的分析會隨每個國家情況而異,台灣還缺乏相關數據。只是,資源消耗少就是好選擇嗎?

記者詢問許多環保人士後,得到許多答案:「可能會選擇紙盒吧,畢竟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它消失」、「我選擇鋁罐,因為撿拾海灘廢棄物時,從來沒有看到鋁罐」、「首要考慮是毒性,無論是在製造、使用或回收階段,也無論是對人或是對環境,有毒的都要先禁」。當然,也有人堅決說:「都不要用」。

李守謙說,問題不在那個材料比較好,站在回收基金會的角度,並不鼓勵使用一次性容器,回收只是事後補救工作而已。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給了一個答案:「聚氯乙烯PVC已經確定有毒,除此之外,一次性產品的優劣,如PP杯、紙杯等,到底誰對環境比較好,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消費者也有責任盡量少用,不得已要用的時候,至少確保垃圾丟到垃圾桶。」

※註1:寶特瓶的使用量及回收量都是以重量推估回瓶子的數量,台灣1年回收量約600ml寶特瓶45億支資料來自環保署。使用量則是依據回收率96%估算。單支保特瓶的重量及容量皆會影響估算值。

你可能還喜歡